《城镇化和PPP大岳随笔》
序1 城镇化思想者的声音
北京大岳咨询有限公司从2008年6月在《中国建设报》上开设《大岳专栏》以来,至今已经发表了210多篇文章。在近6年的合作期间,被他们长期的坚持感动的同时,我也深深地体会到大岳是一个对城镇化一直进行着认真思考的群体。
大岳对中国城镇化的经验教训早有思考,对城镇化的运作方法早有研究。大岳从国内基础设施市场化投融资工作开始参与中国的城镇化建设,很多典型的PPP案例都是他们完成的。从基础设施到城市开发,大岳提出了投融资规划的概念,他们的业务延伸非常成功。大岳在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的很多实践都是开创性的,他们做好总结在我报上发表,既是对我们工作的有力支持,更是为城镇化进程中的方方面面提供了有效的资讯。于是,我们一拍即合开设了《大岳专栏》。
大岳发表的这200多篇文章有几个特点:一、文章的选题都来自于城镇化实践,重点在投融资问题。二、文章的针对性很强,主要是针对城镇化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提出的解决方案。三、文章写作短小精悍,文学性修饰较少,一般都直奔主题。四、文章的内容涉及了城镇化的多个重要主题,比如平台公司问题、基础设施市场化问题、新城开发问题、园区建设问题等。五、文章的观点都是原创性的,是他们在项目实践中形成的独到见解。六、文章紧跟城镇化热点,具有很强的时效性。
大岳的文章受到了读者的广泛欢迎,这也是《大岳专栏》能够坚持6年的主要原因。我们报社经常接到与《大岳专栏》有关的电话,有的直接和编辑同志探讨文章中的内容,有的是希望通过我们与作者取得联系。大岳总经理金永祥给我介绍过一个案例,河南一位县委书记读到他们的一篇文章后通过报社找到了大岳,聘请大岳为他们的新城开发提供咨询。通过大岳的咨询大大地改进和完善了当地新城建设的思路,帮助他们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行动方案,使他们少走了弯路,减少了失误。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不少读者从大岳的文章中获得了启发、开拓了视野、转变了观念。
过去6年来,中国的城镇化发展得很快,城镇化中的问题层出不穷,政策也在不断的变化完善。应该说,大岳的文章和实践在城镇化的热潮中是具有很强的时效性的。因此,大岳将近两三年的文章编辑成书顺应了时代的潮流,具有积极的实践意义,我向读者推荐这些文章和这本书。也许我国的城镇化工作还会不断调整,但我相信他们提出的理念和方法对所有读者都是有启发的。
中国建设报副总编辑
2014年6月于北京
序2 为转变城市发展方式注入
新动力我们在《中国建设报》上开设《大岳专栏》快6年了,略作统计已经发表了212篇文章。当前国家要转变发展方式,我认为,在城市建设领域,如果过去几十年的经验能够被推广、教训能够被吸取,那么转变城市发展方式就能在很大程度上实现。要做到这一点最重要的是转变各级领导的观念、改变广大城市建设者不科学的一些做法。我们开辟专栏的初衷,就是通过《中国建设报》这个对地方领导和城市建设者有广泛影响力的平台来总结经验教训,影响城市建设观念和方法的改变。
在这6年的时间里,大岳完成了400多个基础设施项目和近200个城市开发项目,基础设施项目中很大一部分与水务有关,其他的是地铁、垃圾处理、燃气、供热、道路桥梁、电信等项目。这些项目分布在120多个城市,中心城市、地级城市和县级城市各占约1/3,涵盖了除西藏以外的所有省份。在这期间国际国内形势风云变幻,我国城镇化在高速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也层出不穷。置身于这波澜壮阔的历史洪流之中使我们每个人的人生都丰富多彩,我带领同事在完成各种项目的同时也在不断进行思考和总结,这200多篇文章多数源自我们对项目中实际问题的思考。现在回顾这些文章,百感交集,有些已随环境形势的变迁不再具有普遍意义而沉淀为作者的人生财富,有些当时很有前瞻性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是近两三年的文章对转变城市发展方式很有价值,因此,我们把其中部分对未来城镇化有参考价值的文章编辑整理形成了这本书。
我们的项目和文章主要涉及两个领域的问题,一个是城市开发问题,一个是城市基础设施的市场化问题,狭义来说是PPP问题。在这两个领域里我们重点关注的是融资和管理问题。我们涉足PPP研究和项目较早,对我们来说前一个问题是从后一个问题延伸出来的,实际上两者之间有很强的相关性。由于我们拥有的PPP信息资源较多,所以我们在书中将两者分开来说。大岳的业务百分之七八十来源于地方政府及其下属机构,所以我们主要从政府的角度谈城市开发和PPP。虽然我国目前在推进市场化改革,但政府控制的资源数量之大是其他国家不能比拟的,政府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的作用是很强大的,可以说,经济转型在很大程度上是政府转型,解决好政府面临的问题具有极大的社会经济意义。
城市开发涉及很多方面,对政府来讲重点是土地一级开发工作。地方债问题像一颗定时炸弹,已经被讨论很多年了。与地方债相关的是平台公司的问题。“鬼城”也是一个经常被讨论的话题。经过多年对房价的调控,随着三四线城市房价的下跌,形势可能会逆转,防止房价下跌又将成为一项长期任务。各种问题接连不断,根源在哪呢?2010年凤凰网记者问我对房地产调控政策的看法,我说很简单,中国的房地产问题首先是缺少小户型房子,中国人口多,只有多建小户型,同样的建筑面积才能解决更多人的居住问题,至于房子归谁所有不重要。其实很多问题都是这样,根源在于最简单的道理被人们忘记了,比如很多新城在开建之前连可行性研究这类常识性工作都未曾做过。我们关于城市开发的思考很多是常识性的,乍一看是小问题甚至不是问题,但在实践中却往往因为这些问题没解决好造成了很严重的后果或隐患。
PPP是舶来品,在中国搞PPP重点要解决好规范化的问题。去年底全国财政工作会议结束后专门召开了一个PPP会议,对PPP在提升政府治理能力、解决地方债务、支撑新型城镇化等问题上可发挥的作用寄予厚望。对地方政府而言,只要不计代价,融资不是问题,农村最穷的人还有人敢放高利贷给他呢,何况地方政府?用好PPP的关键在于要提高城市基础设施的效率,降低财务成本并在减少财政投入的前提下增加公共产品或服务的供给。PPP是政企合作,合作期限很长,如果出了问题,双方之间消耗会很大,这时不仅不会提高反而会降低效率,甚至比传统体制更差。现在很多地区已经出现了很不好的苗头,有的政府找几家下属国有控股企业搞PPP,有的投资人靠私人关系搞PPP,有的PPP项目被投资人当作概念利用后成了烂摊子。PPP需要的是公开、透明、竞争、规范,我们的相关文章在这方面进行了探讨。
本书收录的文章像我们公司的博客和随笔一样,开设专栏前并没有一个详细的、逻辑性很强的规划,因此本书的章节设置仅是为读者阅读方便做的一个指引。这些文章涉及的内容很广泛,囿于每期1500字左右的篇幅,论述和深度都比较有限。我们希望这些文章能给读者带来思考,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我们也愿意和读者就有些题目进行深入的交流。当然,我们也可以作为顾问直接地把我们掌握的经验教训体现在读者的项目之中。
假如我们的努力能使读者在城市开发或者PPP项目的运作过程中得到启示或者少走几段弯路,能为中国城市发展方式的转变注入新的动力,那么我们的目的就达到了。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我国的公务员队伍是千里挑一的精英团队,在城市建设领域有一件事做好了,那么以后的事就会越做越好。
大岳咨询公司总经理 金永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