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2023年宏观经济政策的几个预测
新闻链接: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52562004190898219&wfr=spider&for=pc
12月16日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2023年经济发展定调,同时,也提出了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关的政策方向。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公报(以下简称公报)提出 “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此前“六稳”的政策方向则更加聚焦于三稳,“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对于市场信心的强调放在了至关重要的地位,会议反复强调“大力提振市场信心”,“明年经济工作千头万绪,要从战略全局出发,从改善社会心理预期、提振发展信心入手,纲举目张做好工作”。
在这样的政策方向下,2023年中国经济增长预计几何?宏观政策将作出什么样的调整?哪些政策工具可能进一步凸显?哪些工作又是关键性的工作?
经济增长几何?
与2021年相比,“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的政策目标出现在了公报后半段,但并不能以此认为增速目标在2023年不重要或者重要程度有所降低。
实际上,公报也提出“坚持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必须是高质量发展,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
公报中两次强调“稳增长”,要求“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着力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只有稳住了增长,才能稳住就业,稳增长位居三稳之首,重要性不言而喻。
光大证券首席宏观经济学家高瑞东此前就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内容接受经济观察网采访时曾表示,“三稳”的提法与国内经济形势变化、政策重心调整有关。一方面,经历三年疫情反复,市场主体预期不稳、信心不足的问题较为突出,不仅加重青年群体就业压力,居民消费也持续疲弱,稳增长紧迫性明显提升。因此,本次政治局会议将“稳增长”摆在“三稳”首位,通过稳增长实现稳就业。另一方面,防疫政策的持续优化,将扭转偏弱的市场预期,消费需求有望得到快速释放,但可能会推升国内通胀压力。因此,稳物价的表态,既透露出政策层对未来通胀升温的担忧,也指向未来可能通过保障劳动力供给、稳定资源品价格等方式,稳定物价水平。
2023年的经济增速预期如何?
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闭幕后一日,中央财经委员会办公室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韩文秀17日在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举办的“2022—2023中国经济年会”上表示,明年我国经济运行有望总体回升,优化疫情防控措施、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叠加发力,将给经济恢复发展带来重大积极影响;基数效应也将对明年经济数据形成一定支撑。
韩文秀说,从一个完整过程看,优化疫情防控措施对经济运行的影响将产生类似“J曲线效应”,即短期会对经济运行造成扰动,但全年是重大利好,预计明年上半年特别是二季度社会生产生活秩序会加快恢复,经济活力会加速释放。
此前,由姚洋等六位经济学家联名发表的《关于放开经济活动的建议》,关键一条是建议将2023年GDP增速目标设定为5%以上。姚洋在接受经济观察报专访时曾表示,一些国际机构对于中国明年经济增长的预测值比较低,多在4%-5%左右。我们提出5%以上的GDP增速建议,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中国经济潜在增长率仍然在5.5%-6%左右。中国的储蓄率非常高,在45%以上,如果储蓄能转化为投资,据我计算,能够贡献3.75个百分点的GDP增长。与此同时,全要素生产率即技术进步率对GDP增长的贡献,约占20%-40%。取个平均值,得出中国经济潜在增长速度在5.5%左右,因此把目标定在5%以上应该是很合理的。
姚洋认为,因为2022年GDP增长的基数较低,如果明年经济活动放开得比较顺利,GDP增速在6%以上都是有可能的。
在上述“2022—2023中国经济年会”上,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商务部原副部长魏建国则给出了一个更为积极的预测:8%。
宏观政策预测:赤字率增加?专项债保持增长?贴息政策再启?
与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相比,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更强调“加力”,会议中提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保持必要的财政支出强度,优化组合赤字、专项债、贴息等工具,在有效支持高质量发展中保障财政可持续和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可控。要加大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力度,推动财力下沉,做好基层“三保”工作。
在上述“2022-2023中国经济年会”上,财政部副部长许宏才指出,“加力”主要体现在,一是统筹财政收入、财政赤字、专项债券、调入资金等保持适度支出强度,加强国家重大战略任务财力保障,持续推动财力下沉;二是合理安排赤字率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适当扩大专项债券资金投向领域和运作资本金范围。今明两年持续形成实物工作量和投资拉动力,确保政府投资力度不减;三是持续增加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做好困难群众失业人员动态建设和救助帮扶,兜牢兜实基层“三保”底线,为经济运行营造良好的基础环境。
中国财政学会副秘书长冯俏彬表示,财政支出保持必要强度,意味着财政还是扩张态势,2023年的财政支出增速不会低于2022年。“优化组合赤字、专项债、贴息等工具”中,赤字是要解决财政支出中资金来源问题,除了税收等收入,2023年有可能会增加赤字收入,也就意味着赤字率相比2022年会提高;此外,一方面专项债将会保持一定规模的增速,还可能会调整一般债和专项债的结构,不排除专项债保持规模的同时,释放一般债的规模。
高瑞东曾对经济观察网预计,2023年财政赤字率或上调至3%以上,地方政府新增专项债额度将有所提高,并且发行特别国债的紧迫性也在上升。
与专项债息息相关的是地方投资能力,尽管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并未直接提及“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但依然强调了“要通过政府投资和政策激励有效带动全社会投资,加快实施‘十四五’重大工程,加强区域间基础设施联通”。考量到投资仍是扩大内需中最有力和最直接的政策抓手,要在2023年“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投资仍需要保持一定专项债规模。
2022年9月7日,国常会决定对部分领域设备更新改造贷款阶段性财政贴息和加大社会服务业信贷支持, 9月28日,央行宣布设立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额度为2000亿元以上,利率1.75%,专项支持金融机构以不高于3.2%的利率向制造业、社会服务领域和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设备更新改造提供贷款。这一再贷款的期限截止2022年12月31日,综合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表述,相关财政贴息支持下的再贷款政策仍有接续操作的可能。
综合多家券商研报和经济学家的研判,2023年财政政策力度仍有边际加强的可能,表现在赤字率的进一步提升、专项债规模的适度保持以及贴息、减税等其他财政政策的发力。
扩内需:投资增长空间?教育、医疗等领域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扩内需”的作用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得到了进一步突显,公报中表示“明年经济工作千头万绪,要从战略全局出发,从改善社会心理预期、提振发展信心入手,纲举目张做好工作”,而“纲举目张”的五条措施中,首要即是“着力扩大国内需求”。
中金在研报中认为“提信心、扩内需”是理解明年经济工作的重要思路。从短期来看,“扩内需”是“提信心”的基本抓手,从中长期来看,“扩内需”是逆全球化大背景下,发挥大国规模优势的必然选择。展望明年的经济政策,既要关注其连续性和稳定性,也要关注其创新性。
扩内需有两端:一端是投资、一端是消费。
2022年1-11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3%,其中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速8.5%,极大促进了2022年的“稳增长”,预计2023年固定资产投资仍将维持一定强度。
中信证券预计2023年固定资产投资将呈现基建领先、制造振兴、地产持续调整的格局,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有望达到7%左右;粤开证券预计2023年基建投资仍强,高基数导致增速或小幅回落至8%,但2022-2023两年平均增速仍有10%左右;申万宏源在周报中预计2023年基建投资具体的投资方向或更聚焦两个方面,有项目收益基础的交通类基建,以及事关国家产业链安全的能源基础设施。公报中提出要“加强重要能源、矿产资源国内勘探开发和增储上产,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提升国家战略物资储备保障能力。”
公报还提出“鼓励和吸引更多民间资本参与国家重大工程和补短板项目建设”。大岳咨询董事长金永祥认为,这次会议的政策方向是清晰的,未来政府投资在重大工程投资中将起到带动作用,投资主体将是全社会投资,包括民间资本。
与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相比,消费的重要性得到了进一步突显,公报中反复提及“着力消除制约居民消费的不利因素”,“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增强消费能力,改善消费条件,创新消费场景”。
消费是2022年宏观经济中表现较为弱势的一项。1—11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9190亿元,同比下降0.1%;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7878元,比上年同期名义增长3.5%,扣除价格因素影响,实际增长1.5%。
消费是一个慢变量。从长期看,消费的增长几乎只与居民收入的增长相关,短期内居民收入增长很难有大幅度提高,稳就业将会是政策在这一方面的首要目标,公报提出“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把促进青年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此外,一些研究者也呼吁过的诸如减税、消费补贴等财政性措施,在2023年有实施的空间。
从短期看,目前有一些限制消费的政策有优化空间,比如房地产市场等,公报中提出“支持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车、养老服务等消费”;有一些消费则受限于供给能力,在改善供给后,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2022年11月4日,《人民日报》刊发国务院副总理刘鹤署名文章《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文中表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因素,供给和需求两侧都有,但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表现在供给存在卡点、堵点、脆弱点。文中提炼了三个方面,其中包括“有需求但未得到有效满足”的领域,即优质品牌商品,育幼养老、健康文化等高品质、多样化生活性服务业,研发设计、会计审计等高端生产性服务业,绿色生态产品等,文中认为在这些领域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尽快优化供给结构”。
上述领域的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对于消费的提振可能有直接的提振作用,在“扩内需”的政策目标下,2023年教育、医疗等上述领域,有可能迎来政策方向的进一步明确。公报中也在“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一条中提及“要扩大市场准入,加大现代服务业领域开放力度”,此外,还提及“要强化基本公共服务,兜牢基本民生底线,支持引导社会力量增加多元供给”等。
这与大的政策方向也是一致的。此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中即提及“支持社会力量提供多层次多样化医疗服务,鼓励发展全科医疗服务,增加专科医疗等细分服务领域有效供给”,“鼓励社会力量提供多样化教育服务,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全面规范校外教育培训行为,稳步推进民办教育分类管理改革,开展高水平中外合作办学”等。
当然,“社会力量”并不仅仅包括民营企业和外资,也包括国有企业、国资,实际上,一些大型央企医疗集团已经形成了颇具体量的医疗资源和能力。
提振信心:收缩性政策谨慎、增量政策加码?
公报全文前后三次提及信心,“要坚定做好经济工作的信心”、“大力提振市场信心”“明年经济工作千头万绪,要从战略全局出发,从改善社会心理预期、提振发展信心入手,纲举目张做好工作。”
信心是贯穿公报前后的关键词,而提振信心也可能是2023年全年经济工作的重点之一。
高瑞东认为,提振市场信心主要可能有两个思路。一方面,谨慎出台收缩性政策措施,近年来,为了化解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产生和遗留下来的问题和风险,政策层先后推出了降杠杆、反垄断和压降房企负债率等一系列收缩性政策措施,这些措施在化解风险的同时也对经济增长起到了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在稳增长和提振市场信心压力较大的当下,预计相关政策措施将会更加温和。
另一方面,加码出台做加法的增量政策措施,一是,引导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继续下行,减轻实体经济部门的债务压力;二是,财政更加积极有为,通过减税降费、留抵退税等多种举措降低私人部门负担;三是,推进国家产业基金,重点支持高端制造等重点领域,突破技术封锁,提高生产效率。
针对民营企业,公报提及“针对社会上对我们是否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的不正确议论,必须亮明态度,毫不含糊”。“要从制度和法律上把对国企民企平等对待的要求落下来,从政策和舆论上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各级领导干部要为民营企业解难题、办实事,构建亲清政商关系”。
金永祥认为,各方面政策信息都进一步确认了政府对民营经济的支持政策。接下来,是采用什么样的办法落实政策的问题。金永祥从自己所在的行业出发,提出三点建议:第一、多宣传民营企业家、民间资本为国家发展做出贡献的案例,建立民营企业家的自豪感和信心;第二,地方政府要遵循高质量发展的规律加大项目前期工作,不断推出高质量的投资项目。对于“十四五”规划之内的项目,也要进一步进行研究论证,不断完善实施条件;第三,加强地方政府履约管理,巩固政府和各类社会投资之间的信用基础。
针对外资企业,公报提及“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提升贸易投资合作质量和水平。要扩大市场准入,加大现代服务业领域开放力度。要落实好外资企业国民待遇,保障外资企业依法平等参与政府采购、招投标、标准制定,加大知识产权和外商投资合法权益的保护力度。”
针对平台型企业,公报提及“支持平台企业在引领发展、创造就业、国际竞争中大显身手。抓住全球产业结构和布局调整过程中孕育的新机遇,勇于开辟新领域、制胜新赛道”。
公报还提及“恪守契约精神”,提及“尊重市场规律”、“尊重规律”以及“坚持推动经济发展在法治轨道上运行,依法保护产权和知识产权,恪守契约精神,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